Cover Movie Trailer

Thursday, May 05, 2011

皇室男女:搞得愈大 散得愈快


愛德華低調迎娶蘇菲,是皇室近年少有的成功couple──至少12年了還未離婚。

「皇室」這種古老的東西,當然要跟同樣古老的「魔咒」扯上關係。

溫莎王朝原本叫Saxe-Coburg-Gotha,一個充滿德國風情的名字(因為他們根本就是德國人),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家都恨德國人,佐治五世左思右想,狠下決定把皇室的姓改為Windsor。嗯,夠晒英國味了。

但他們大概沒問過唐人街的堪輿學家這名字老不老嚟,改名之後雖然兩次世界大戰都成為戰勝國,可是大不列顛在地球的影響力急速下滑,殖民地一個個獨立或是還給人家;而且子孫的婚姻好像都受了點影響──尤其是伊利莎伯二世打後的皇室婚姻,愈搞得大,愈散得快。

英女皇和菲臘親王64年的婚姻雖然是經典中的經典,但自她大婚後,她妹妹瑪嘉烈公主、大仔查理斯、二女安妮、三仔安德魯都離婚收場,而他們的共通點是:婚禮都搞得很大,不是在西敏寺就是在聖保羅大教堂,而且全球電視直播(瑪嘉烈公主1960年出嫁的場面,是史上首個電視直播的皇家婚禮,當年已有3億觀眾收睇),「我願意」說得稍為有點口窒,也會成為全球焦點。

反而,唯一選擇在溫莎堡低調地成婚的女皇四仔愛德華,跟老婆蘇菲到現在還好端端的。而且,查理斯和安妮公主都先後再婚,再婚婚禮也極為低調(也不選在倫敦搞),他們的第二次婚姻,也是尚算成功。

那麼說,除了改名魔咒,倫敦也是幫兇?

那麼說,同樣在西敏寺結婚的威廉與凱特,豈不是危危乎?

我們常常說,結婚是兩個人的事。這是事實──如果只有你們兩個人知道你們結了婚的話。阮玲玉說人言可畏,其實人們也不用言,單單是站看、開著電視旁觀,也足夠叫一段婚姻如履薄冷。特別是皇室成員,他們花的是人民的錢,人民當然唔會放過你,狗仔隊日跟夜跟,稍有差池就成為小報頭條,沒有壓力才假。

愛德華嘛,他是做舞台劇的,大抵對鏡頭見慣見熟,加上有戲上時你來偷拍我更順便收宣傳之效,放馬過來可也(所以傳媒對他似乎沒甚興趣,只在他未婚前傳過一排他是同性戀)。

而威廉和凱特,生長在手提也可以拍片的年代,對群眾、偷拍壓力應該早習慣了吧?且看他們能不能一破「西敏寺魔咒」。

Text: F. Alar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