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Movie Trailer

Wednesday, January 24, 2007

等不出未來


《生日快樂》中的小南和小米因為選擇等待,錯過了本來可以很美好的愛情。

如果愛情是一場遊戲,那麼等待就是這個遊戲中最磨人,也最無奈的環節。為愛情等候,就像在大市一片暢旺之時苦候入市時機,叫你牽腸掛肚,但又不得不等,最慘就是怕自己在不適當的時候作出錯誤決定,貴買平賣,得不償失。愛情中的等待可以很浪漫,但同時可以令你傷得粉身碎骨。07年開始不久,浪漫愛情片全部都在叫我們反思等待的意義。

「我不認同劉若英那種無了期的等待。」個性強悍的 W 說,指的是最近上映的愛情電影《生日快樂》的情節。故事中的小米 (劉若英) 明明深愛小南(古天樂),但卻因為怕他花心,而寧願選擇和他當好朋友,或者是比好友再好一點的朋友。或者你也曾有過類似經驗,覺得與男人在曖昧之前,親熱過後來個劃清界線,是先下手為強保護自己的妙法,因為這樣便沒有分手的可能,更不用承擔分手後的苦痛和寂寞。「根本不可能。現在還有這樣的女人嗎?什麼年代了,難道我們還是活在瓊瑤年代嗎?」W繼續忿忿不平的說。你或者覺得W 說的很對,但問題是,當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卻會不其然地變成小米,因為女人總是喜歡自欺欺人,相信等待。面對所謂的浪子,或者不能給我們安全感的男人,我們都慣了騙自己,妄想等待的力量,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道理。

有信念固然好,但請記著男人和女人是來自兩個完全不同的星球。女人的一廂情願,在男人心目中不但難以理解,甚至可能對他毫無重量。男人是不願意等待的動物,在愛情上要求的是即時的回報。舉個最簡單的例,有多少男人和女人開始戀愛後,會主動提出在婚後才做愛?答案當然幾近於零。為什麼?因為男人不能接受沒有回報的情感投資。花了時間花了精神花了甜言蜜語,怎能接受十年後才能收錢的定期存款?你以為你的等待會感動他,他卻在你等待之時多番歷險,好運的話,在十年八年過後,他或者會被你的誠意打動,但現實的例子是,女人的苦苦等待以及刻意與所愛男人維繫的假友誼,最後只會換來「新娘不是我」的悲慘命運。

男人不等你,未必是因為他有心傷害你,而是他貪新鮮兼愛捕獵的本能告訴他不能再等。你以為他會明白你的苦心,你質疑他為何要告訴你和另外一些女孩的浪漫點滴,你認定他要傷害你的心。其實,答案是你想得太多。當你告訴男人想和他保持親密好友的曖昧關係時,他在猶疑十分鐘後,便會欣然 (其實是根本不懂背後意義) 地接受你的建議,甚至結婚時會把新娘介紹給你認識,因為他真心相信你和他一樣可以真的把你倆的曖昧視為友誼,甚至不介意在婚後和你繼續糾纏。當男人告訴你叫你等他的時候,要小心這是否暗示叫你棄權,是一種婉轉的分手提議。但當男人 ready,而你反過來叫他等,那就實屬不智。愛情需要冒險,但如果把那種冒險放在等待上,那就實在捉錯用神,十居其九悲劇收場。既然有勇氣去等,為何不把那份勇氣拿來愛一場,結果就算天意弄人,也總算曾經快樂,總比那種等待中的自虐更有意義。

撰文:PS

Wednesday, January 03, 2007

遇上100%沒趣男人


新任007 Daniel Craig 溫柔細心,當男友還是老公較適合﹖

聖誕臨近,當好姊妹們日日放工到銅鑼灣在人潮中跌蕩,不知自己為何要與眾人齊齊迫,只知好好醜醜也要買些禮物應節之時。

非常懂得享受生活的老友 S 已經成竹在胸,施施然拿出購物清單,姨媽姑姐弟妹好友,PSP、iPod、床單、補品以至無聊相架都買齊時,我卻硬是覺得不對勁,因為她的購物清單裡沒有男朋友的份兒。當我還是滿臉問號之時,S 不慌不忙地告訴我,她和男朋友從來不送聖誕禮物給對方,甚至連生日禮物也沒有。大時大節,會做的就是吃一頓較體面的飯,that’s all。 注意,S 是以《穿 Prada 的惡魔》裡梅麗史翠普的口吻說出 “that’s all” 兩字,那種氣定神閒,確實令我們一眾自認有情趣的老友百思不得其解。

「我們很實際的,他只是在追求我初期送了個錢包給我,之後已經沒禮物了。或者是他太實際,令我也變得實際,也不太介意他不送禮物了,對我好才是最重要,不是嗎?」這些道理當然是人所共知,但我質疑的,是女人本來就有被寵愛的渴求,而像我們這種介乎年青貌美與人老珠黃中段拉鋸的前期準中女,寵愛當然不是無聊的甜蜜或膚淺的浪漫,而是可以驗證的愛意,可以算計的心思,說穿了就是禮物。浪漫是用物質和金錢堆砌的,只要你是準中女你便會明白。我們不厭其煩追看徐子淇的世紀豪華婚禮,無非就是讓自己奢侈一下,發三分鐘白日夢,幻想自己嫁入豪門會有多幸福,再花三十分鐘來妒忌為何徐小姐能如此幸運。

有錢,的確是準中女衡量對象時其中一項必然條件,但當我們遇到有錢又浪漫的男人時,我們會懷疑自己為何當選,當照完鏡發現自己連選亞姐也還未夠資格時,就更認定是自己自作多情,因為現實不會如此完美,那些男人只會在亦舒小說中出現。像 S這樣,男友有錢,但一點也不浪漫,甚至可以用悶來形容時,S卻反而覺得安全,因為男友有錢的潛台詞就是她結婚後就算不工作也不會死,生活即時多了保障,而 S的男友正是那種以熱愛工作為名,實質悶蛋非常的男人。在銀行當高層月入十八萬,仍與父母同住,每日迫地鐵返工,看報紙只看《信報》財經版,吃午飯只會吃外賣叉燒飯,星期六花大半日睡覺,星期日出來拍拖也是到茶餐廳,偶爾到高級餐廳吃飯也先將餐牌前後左右徹底查驗,比較同類餐廳同款菜式售價,只差未寫成市場報告才肯點菜。

男人這種機關算盡的性格,跟S差天共地,只是 S願意相信,這種男人雖然沒情趣,但沒情趣才有機會是好男人,至少他不亂花錢,他日結婚後生活也有保障。為了這個遠大目標,S說服自己遷就他,旅行次次去台北也無所謂,總之就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才會「錢」途無限。當S這種自我犧牲的生活過了兩年,她也習以為常,我們也不再質疑之時,她卻在聖誕最後 shopping 衝刺那天,和我們看了一部改寫了她愛情史的電影---《我愛巴黎》。當S看到其中一部短片中的一對準夫婦尋找巴黎王爾德墓地,準新娘驚覺未婚夫不幽默沒情趣,不想一生跟著一個既功利又乏味的男人,決定收回結婚決定時,S的面上無聲無色地流下了兩行眼淚。S突然發現,今年最好的聖誕禮物,其實是放下無了期的等待,找一個懂得寵她的男人。現實?生活保障?算了吧。青春有限,不容在每晚同一間茶餐廳同一碟飯中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