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Movie Trailer

Tuesday, September 11, 2007

小心男人的自尊


電影《出埃及記》中,任達華飾演的警察事業不振,自尊備受挑戰。

或者女人心真的像海底針,但其實男人心也不見得容易理解,尤其是每當牽涉對女人來說永遠不能理解兼令女性感到無聊無謂的男性自尊時,就更是女人百思不得其解。處理得不恰當的話,男人的自尊更極有可能成為愛情關係中的絆腳石,稍一不慎更會有如癌症擴散,甚至釀成分手危機。

男人愛面子要自尊,當女友的可能都懂得盡量避重就輕。今時今日的男人,當然比十幾年前的一輩更溫柔更體貼,metrosexual、 ubersexual 等時尚風潮的出現,界定了新世代男人的標準,也讓男人開始學習放下過往緊箍在他們身上的枷鎖,明白大男人主義已經徹底過時。男人開始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不介意在女友面前流下感觸的眼淚。於是,你就以為天下太平,因為既然男友都已放下心懷,那雙方關係不是應該暢通無阻大開綠燈嗎?偏偏男人其實也和女人一樣,就算在愛情關係上他是如何開放如何坦白,一觸及事業這個敏感地帶時,男人便會自自然然的築起防護罩。無論在事業上如何飽受挫折,無論你如何呵護備至噓寒問暖,他就像一個受傷的小孩,不懂得也不希望跟你分享工作上的愁苦怨憤。

撰文: PS

Friday, August 03, 2007

提防小男人


《女人本色》中的梁詠琪苦盡甘來,到頭來發現最可靠的還是自己。

什麼事情都是相對的,當我們的社會男女平等意識愈來愈強,造就出能幹精明的大女人時,卻同時也映襯了男人的種種不足。大女人的相反未必是小男人,因為小男人這種類型,其實早在未有大女人之先已存在。和小男人相戀,可以是一件非常弔詭的事。或者你會聽到小男人三個字已即時皺眉,且慢。和小男人相戀,其實與和大男人相戀一樣可以得到安全感。大男人能給你保護,而小男人給你的安全感則在於他的驚青個性。大男人可以很自大,但小男人的自大源自自卑,所有行為都能輕易拆解,正因如此,和小男人拍拖,就意味著他可能更會專心致志投入關係,忠誠度比大男人更高,因為除非被狂蜂浪蝶苦苦痴纏,否則小男人決不會貿貿然胡亂出軌,女人要駕馭小男人也因而絕不廢吹灰之力。

既然如此,是不是意味著只要找一個個性較弱的小男人,就能一勞永逸安枕無憂。答案可以是一體兩面,有得有失。小男人與大男人相比確實更細心更體貼,但小男人的另一個附送的性格特徵,卻往往連女人有時也自嘆不如。同事 S 未交過小男人式男友,但卻對小男人有深切非常的體會,皆因她公司裡就已有一個活生生的人版。「你都知我們當雜誌編輯的,常常會買很多道具回來作拍攝用途,怎料我們的攝影師卻小家得令人討厭,無論是十元八塊的街邊貨,還是幾百元的設計用品,他都會第一時間在拍攝完後拿回家,大小通吃。和一大群同事出外吃飯的話,他會堅持不做先付帳那位。和他談起任何事情,他都會以平、貴、賺、蝕來作衡量標準。」

機關算盡的男人,如果只是像 S 那位同事般貪圖小利,警戒程度也只是屬於輕微級別。真正稱得上是極品的,還是那種在分手後反轉豬肚,露出猙獰真面目的致命小家男人。「我的前男友才是冠軍!」聽著S 在大數同事的 L 忍不住說。「我和男朋友分手時,他竟然問我拿回曾送給我的項鏈,實在令我驚訝兼憤怒。」結果,L 當然不但沒有還那個男人項鏈,還狠狠地把他痛罵,一泄心頭之恨。當然,這種極端的例子並不常見。小家男人或者會在外想方設法拿著數,但如果演變到要和女友分毫必較,那就當然值得深思。或者,當你在與男人約會吃飯時,如果發現他在結帳時面有難色,或者邊付錢邊告訴你那間餐廳其實有哪幾項菜式比外面某某餐廳貴兼不夠好吃時,你就知道,你遇到的,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男人。

撰文:PS

Thursday, May 31, 2007

當情人變成「朋友」


《單身部落》中的李彩華在分手後試圖找尋替代,結果成就了一場性愛啟蒙歷程。

分手後還能做朋友嗎?答案可以是肯定及否定的,因為這件事本身並無對錯之分,每個人對分手後應在什麼時候才再做回朋友的時間不一,一切全賴適應期的長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假若分手的原因是因為有第三者,那分手後男女能成為朋友的可能幾近於零,皆因分手時的局面太醜惡太痛苦,混雜了謊言和不信任。

能在分手後繼續做朋友的男女,大體而言可分三種。第一種類型是男女分手時感情早已淡過白開水,雙方都只是等待對方先開口。既然愛情火花早已燒盡,分手時當然已不懷怨恨,甚至可以鬆一口氣,與對方齊齊檢討關係中的得失。這種關係的男女必須保持心境平和及清醒,才能有這種略帶看破紅塵意味的思維。第二種類型的男女相比之下便沒那麼幸運,因為很多時往往都是由分手後的其中一方強行維繫所謂的朋友關係。最不幸的,是提出做回朋友的往往以女生居多。無論男人怎樣冷淡,這類型的姊妹總是拖延和逃避現實,希望能在退而求其次的友誼中破釜沉舟,但結果釜還未破,船已一早開走,苦苦妄想最後只剩徒然及枉然。「那我現在和 R繼續做朋友,是錯誤的決定嗎?」密友 S懷著懷疑神情問我。

一如先前所說,分手後繼續做朋友沒有對錯,最錯的是懷有不必要不現實兼不可能的期望。正因如此,S很清楚雖然前男友 R強調他們分手只是因為對她沒感覺,但仍希望關心她,繼續做其知己良朋。S很明白 R是一個好心人,對這個提議也欣然接受,彼此繼續吃飯看戲,暢談人生。最諷刺的,是雙方都認為大家的關係比戀人時期更佳。

「其實我已作出最壞打算,雖然現在我和他比以前更了解對方,他也因為撇開了做人男友的責任和包袱,更肯開放自己,但我很清楚只要當我和他其中一方有新戀人的話,雙方的關係就一定會改變。」任憑 S如何理智,但情緒這回事卻總騙不了人。當 S在某個晚上如常打給R邀約吃飯,R卻已忙碌中的語調回應已在吃飯中。是的,其實沒什麼大不了,更何況S已經非常肯定知道S沒有結交任何新女友,按理說也沒什麼好介懷。電話掛斷的一刻,S感到茫然和驚慌,驚慌是因為以為自己很理智的她,竟然因為一個沒什麼代表性的電話弄得心神恍惚,令她不禁懷疑到底自己的理智有多理智。突然,她想起近期看的電影《單身部落》,片中李彩華因男友瞞著他有新女友而決定分手。兜兜轉轉,李彩華最後還是和男友在一起,但這次她的位置換成了第三者,舊情人也因而突然變了不需負責的性伴侶。這種關係,不是更舒服更開心嗎?S只是在想,她和 R的所謂朋友關係,究竟會變成什麼模樣。由舊情人變成性伴侶,可會是分手男女的最新選擇?

撰文:PS

Friday, April 27, 2007

無痛分手?


《緣份精華遊》的Cameron Diaz 每次分手都哭不出,強悍個性換來的是在愛情中的粉身碎骨。

分手一定要呼天搶地嗎?對大部分人來說,無論如何,分手這件事的 nature 本來就應該是傷心的,但現實往往沒有我們想像般 dramatic。

當你以為分手時你會傷心流淚,但結果卻可能落得像《緣份精華遊》的 Cameron Diaz 一樣,分手時一點眼淚也流不出來。哭不出來,未必一定是因為像戲中的她般,因發現男友不忠而將原來可能出現的哀愁變成憤怒。哭不出來,當然更不是因為沒有愛過,而是一段愛情關係早已變成習慣,戀情變淡,但雙方都選擇積極地逃避。

所謂積極地逃避,說的就是當一對戀愛中的當事人雙方開始發現大家越走越遠時,選擇以不變應萬變,或者企圖以理性說服自己去接受另一半熱情不再的殘酷事實,以為這樣可以改變或感動對方。當熱情冷卻的一方提出分手時,慣了以理性行事的一方可能會感到錯愕,但錯愕的不是分手的事實,而是分手的 timing。被宣判死刑的一方,未必有激烈的情緒反應,是因為他一早就像投資買股票一樣,多月前已吸納了市場上各種不利因素,心裡早已消化了所有壞消息。

「對,我就是這種人。」友人 S 對我的這番見解不住點頭,剛被男友提出分手的她,語調帶點無奈,但卻沒有她自己以為需要有的悲淒。S 的男友由不知何年何月開始,選擇了以沉默和冷淡來與 S 相處,和 S 的關係也一早由戀人淪為生意夥伴式的普通朋友,對話內容充滿事務性,仿彿這世上除了約好幾點在哪兒等,今晚大家做什麼看什麼電影吃什麼飯的話題外,便沒有更值得談的東西和事情。S 感到無奈,但卻說服自己接受和包容男友的冷淡性格,積極地逃避問題所在。最可悲的,是S 根本沒有意識到男友的冷淡不是性格使然,而是因人而異。當可以談的談過,可以爭論的也已爭論過,剩下來的其實只是去與留的簡單二元選擇。

「可能是因為我已三十歲,對愛情總是沒以往的幹勁和憧憬,令我也開始欺騙自己,覺得無論受了什麼委屈,都應該以容忍之心相待。」 Sorry,但殘酷的事實是戀愛容不下同情。戀愛需要的是感覺,一旦感覺消逝,就算你偉大過德蘭修女也無補於事。被宣判死刑的一夜,S 沒有哭,哭的反而是她的男友。無奈的S,可以做的,是反過來安慰男友。只是,S 永遠不能忘記男友的那句話:「你太 capable 了。」

是的,在戀愛的世界裡,capable 是死罪。因為 capable 代表的意思是你性格堅強,就算有什麼冬瓜豆腐,你都一定可以 handle,不需要愛也不需要被愛,因為你可以信自己靠自己。聽完這話,S 頓感自己有如啞子吃黃連,除了苦笑,想不出可以怎樣回應,因為她覺得性格堅強是一個 curse 來的。當身邊人叫她不要壓抑情緒,盡情發泄,她卻像 Cameron Diaz ,欲哭無淚。分手無痛,但那種無奈和無助的感覺,會比情感脆弱哭哭啼啼的人好受嗎?S 不知道,她唯一清楚的,是當她聽著原本只是為懷舊而聽的忍著淚說 goodbye時,竟意外地聽得思潮起伏。「迷迷糊沒有歡聲、茫茫然人盡失態、有結在心坎中、結集無邊苦痛、可曾承認失敗、無人能為我開解、離愁人嘗盡苦態、你未明我傷心眼淚朝心中滲、明日不能兩相偕。」S 不斷不斷地聽,期盼流出傷心的眼淚。

撰文:PS

Wednesday, March 28, 2007

決戰沒性趣男人


Man 到震的戰狼型男人,可會是絕佳的性幻想對象?

對普天之下如膠似漆的痴情男女來說,人世間其中一件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性生活不協調。性生活不協調,短短六個字,如雷貫耳,背後卻是說不出的千言萬語,有苦自己知。

既然男人好色被當成天性使然,女人爭取性權利當然也是天經地義,只是上天總愛作弄人,男人和女人的性慾旺盛期總像貼錯門神,能日日水乳交融,實在得說聲恭喜兼驚嘆三生有幸。

非常 old school的理論告訴我們,男人的性慾旺盛期在二十多至三十多歲,而女人在這方面卻似乎有點性得太遲,遲得可能要到接近四十,才能真正燃旺性意。如果一對男女年齡相若,這就意味性愛往往會變得單方面,當男的在拼命之時,女的只好應酬了事。到他日女的性意勃發,男的卻已力不從心,怎能不叫人嘆句天意弄人?

最可憐的,是根據最新的科學研究顯示,以上說法雖然有根據,但性趣這回事原來不全關年齡,而是跟交往年月有直接關係。一對男女交往一年後,對對方產生性趣的荷爾蒙分泌便會大幅減少。換句話說,當你和男友首度翻雲覆雨過後,只消一年光景,他便可能對你性趣大減。於是,你會以為可能是世界盃英超和 J League搶走男人的性慾,你盤算著在球賽過後穿套性感睡衣對男友引誘引誘,但當然發現那只是自己一廂情願,苦心經營換來的卻是男人的鼻鼾。

男人是懶惰的,在性方面亦然。你或者會質疑,男人不是很愛新鮮的嗎?按理說他們應該在性方面也會有點想像力才對。錯!就算男人愛新鮮,他也是懶惰的,因為他希望的是你去營造新鮮感,而不是他。根據非官方不完全統計,男人就算如何沉迷愛看四仔,其實也不會打算學習片中的一招半式,尤其是當你和男人一年半載過後,他主動向你求性的次數也就越來越少。挑起性趣,很多時總會變成是女人的責任。「對,我非常有同感。」好友 Q說。「有時我連只是想吻吻他,他也好像不太願意,敷衍了事。我曾懷疑他是否已變心或在外搞三搞四,但事實證明他仍是很愛我,只是在性方面他總是提不起勁。」

男人對性提不起勁的原因,有時非關年齡體力,而只是他覺得性變得不夠刺激。面對這種情況,其實不妨試試離開熟悉的環境,安排一頓浪漫晚餐後,大可預約boutique hotel的房間,在陌生的環境裡,性慾總會較易被燃點。只要一換環境,男人那種悶的感覺便會相對降低。不過,最實際的,還是發揮幻想。你的男人身材依舊,招式不變,這時候,就煩請動動腦筋,試試把枕邊人當成是吳彥祖或者陳冠希,畢竟想像的力量才是最浩瀚偉大。唯一可嘆的,是當我們幻想完和吳彥祖或者陳冠希之後,我們還可以幻想和誰做愛呢﹖

撰文:PS

Friday, March 02, 2007

遷就的藝術


《夢幻女郎》中 Beyonce Knowles 對 Jamie Foxx 百般遷就,最後終於醒覺,走出他的陰影。

戀人之間互相遷就,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相敬如賓以禮相待,凡事都以對方為先的想法當然美滿,但無奈世事從來不完美,能找到凡事遷就你的男人,是不是一定美滿幸福?愛情關係中究竟遷就人的一方還是被遷就的一方更有樂趣?問題太難解答,畢竟愛情不是數學,很難以50/50來分清遷就與被遷就的對比。0/100,100/0太極端,但當遷就與被遷就的天平變成30/70,70/30,似乎已要注意。

愛情是慣性,所指的就是當遷就變成習慣時,要考慮的,其實是究竟自己在遷就或被遷就的過程中得到的是什麼,以及願不願意繼續延續那股慣性。近日與因在遷就/被遷就天平上失衡的好友 W邊腳底按摩邊聊天,技師那力度十足的指法,姑且讓她暫時忘了愛情中的痛楚。因為感到男友越來越不遷就自己而陷入痛苦深淵的她,只願腳板有個愛情穴,可以讓師傅按好她的愛情隱症。享受按中之痛的W,卻想不到因為在按摩時無意看到的高朋滿座而淚流滿面。

W和我向來都是智慧實幹型,對無線劇集多是敬而遠之,奈何《高朋滿座》中的阿 dee與阿花,卻竟然令我那精明友人找到自己兼對號入座,只因該集內容說的,正是看似完美的一對情侶,因為男的愛揮霍買名牌,女的出名省吃儉用,兩人性格和價值觀總是南轅北轍。結果女的選擇改變自己,撤銷對男友的禁制令,麻醉自己成為大花筒,滿身名牌迎合男友,甚至因在街走過時看見某人擁有男友喜歡的絕版袋子而窮追不捨,央求他高價出讓,甚至因而贏得陌生男人讚他是絕世好女友。這,就正是問題所在,當你享受被稱為絕世好女友之時,你有沒有機會和空間問自己是否快樂?一廂情願地麻醉自己盲目遷就,永遠只是權宜之計,不出一個月便會打回原形,甚至令關係更壞,加速分手。

當我笑著看螢幕中的小情侶如此誇張失實地戀愛之時,W卻看得目定口呆,像被師傅點了穴一樣。當劇中的阿花終因遷就天平徹底失衡,達到100/0時,感情爆煲,對阿dee提出分手之時,那番牛仔褲不能改成卡其褲,兩種物質兩個世界不能共融的分手比喻固然搞笑,但卻不幸地是W,以及千千百百正在遷就天平上拉鋸的男女心聲。

遷就兩個字,說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卻總令人猶疑。姊妹們總愛以為何我明明遷就他那麼多,他也要跟我分手?來哭哭啼啼,因為女性總是在愛情關係中較願意犧牲的一位。男人心裡卻從沒遷就天平,因為他們總會認為凡事不用勉強,或者不如索性等女性來全盤遷就,敵動我不動,企圖「死蛇爛鱔」不變應萬變。你以為你很遷就他,但他卻很可能覺得你喪失了自己的性格嫌你無個人風格。

遷就的藝術,從來都不在單方面想當然的默默付出無私奉獻,而是坦誠表達各自對關係的期望和訴求。長期盲目在遷就天平中失據,只會令自己身心疲累,患得患失,何苦?更何況,這個年頭,如果你知我苦衷這一套,已經徹底地 out,什麼大小事情,最好講清講楚,免除無謂的啞子吃黃蓮自虐精神,方為上策。

撰文: PS

Tuesday, February 13, 2007

完美情人節?


如果你還未收到情人節送什麼禮物,會否希望男友像《冧歌有情人》的Hugh Grant 般自作曲詞表現心思﹖

無論有情人或沒情人,對天下女人來說,一年裡沒什麼日子比情人節更重要,也更令人提心吊膽。

有男友的,當然期待著2月14的到來,一早和姊妹們分享她們理想中的情人節節目,或者結伴購買情人節禮物給自己的另一半。然後,2月14,以表面 subtle 但暗地裡希望別人讚賞的悉心打扮回到辦公室,心急如焚地等待receptionist 打自己的內線,然後再以快過劉翔的速度衝出去認領一年只此一次的鮮花,再以時速0.0000001 公里的步伐施施然回到座位,希望贏得別人的艷羨目光。

好不容易熬到放工,和男友一起到同樣擠滿著一雙一對,刻意營造所謂浪漫氣氛的餐廳,和別人吃著以快餐形式集體生產的牛扒,感受以比平時高幾倍的價錢來體驗溫馨。情人節是女人的節日,或者更準確點說,是商家的節日。享受情人節的,從來只有女人,男人呢?對他們來說,情人節只是頭痛的泉源,為情人節籌備節目,比為接待海外生意夥伴更慘。女人總覺得情人節是她們行使特權的大日子,所以她們在當天是應該被寵被疼的,在街上行走如無一束鮮花,只會換來奇異的目光。問題正出在這裡,香港女人和日本、韓國的女人不同,人家日、韓兩國除了2月14,還有個3月14白色情人節,之所以有兩個情人節,就是為了讓熱戀男女能互送禮物,迫男和女對花點心思取悅對方,而不是像香港男女一樣,女人永遠負責等待男人計劃節目,因為那麼一點門面工夫而沾沾自喜。

情人節的心形牛扒,千多元十枝的玫瑰,就真的能收買女人心嗎?那就要看年齡了。像我們這種年過三十的「前中女」,當然明白男人那種為應節而應節的敷衍心態。既然辦公室內前後左右收的都是鮮花朱古力,那禮物的意義還在什麼?女人三十,難道還應該和男友在尖東海旁和小妹妹們鬥迫嗎?情人節,向來都是一場表演,就像電腦遊戲RPG,平時你和情人就算多枯燥無味,總也覺得在當日應該交交戲,男友的例牌應酬式禮物,就算多無心思,也總得扮驚喜裝開心,什麼事情也總應在2月14後再秋後算帳。當浪漫也能對號入座,以在快餐店買套餐的形式實現出來之時,我們還應該感到甜蜜和幸福嗎?

去年的情人節,我和無情人但卻一點不覺困擾的姊妹們到某高檔浪漫餐廳踩場,只見鄰座的男女默默地切著牛扒,對望無語。當二人吃著青檸雪芭時,男人突然說了一句:真是透心涼啊!。然後,女人只能靜靜點頭,報以微笑。情人節的浪漫形式做到十足,但又如何?忽然想起,住村屋的好友說她曾在情人節前一晚,回家時在門口發現了一個大箱,一打開,十多個氫氣球隨即飄揚空中,箱子裡還有男人織的一條頸巾。感動,從來不應在乎價錢,用錢買得到的不叫感動,而是無聊。某免費報紙在頭版登廣告,請天下有情人(應該主打男人) 登廣告發表愛的宣言。愛的宣言,當以高度商業的模式公告天下,那還不是一場表演?愛情從來是兩個人的事,要靠在報紙登廣告來辨明愛意,就只證明你的情人無情趣兼不肯花心思。

撰文:PS

Wednesday, January 24, 2007

等不出未來


《生日快樂》中的小南和小米因為選擇等待,錯過了本來可以很美好的愛情。

如果愛情是一場遊戲,那麼等待就是這個遊戲中最磨人,也最無奈的環節。為愛情等候,就像在大市一片暢旺之時苦候入市時機,叫你牽腸掛肚,但又不得不等,最慘就是怕自己在不適當的時候作出錯誤決定,貴買平賣,得不償失。愛情中的等待可以很浪漫,但同時可以令你傷得粉身碎骨。07年開始不久,浪漫愛情片全部都在叫我們反思等待的意義。

「我不認同劉若英那種無了期的等待。」個性強悍的 W 說,指的是最近上映的愛情電影《生日快樂》的情節。故事中的小米 (劉若英) 明明深愛小南(古天樂),但卻因為怕他花心,而寧願選擇和他當好朋友,或者是比好友再好一點的朋友。或者你也曾有過類似經驗,覺得與男人在曖昧之前,親熱過後來個劃清界線,是先下手為強保護自己的妙法,因為這樣便沒有分手的可能,更不用承擔分手後的苦痛和寂寞。「根本不可能。現在還有這樣的女人嗎?什麼年代了,難道我們還是活在瓊瑤年代嗎?」W繼續忿忿不平的說。你或者覺得W 說的很對,但問題是,當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卻會不其然地變成小米,因為女人總是喜歡自欺欺人,相信等待。面對所謂的浪子,或者不能給我們安全感的男人,我們都慣了騙自己,妄想等待的力量,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道理。

有信念固然好,但請記著男人和女人是來自兩個完全不同的星球。女人的一廂情願,在男人心目中不但難以理解,甚至可能對他毫無重量。男人是不願意等待的動物,在愛情上要求的是即時的回報。舉個最簡單的例,有多少男人和女人開始戀愛後,會主動提出在婚後才做愛?答案當然幾近於零。為什麼?因為男人不能接受沒有回報的情感投資。花了時間花了精神花了甜言蜜語,怎能接受十年後才能收錢的定期存款?你以為你的等待會感動他,他卻在你等待之時多番歷險,好運的話,在十年八年過後,他或者會被你的誠意打動,但現實的例子是,女人的苦苦等待以及刻意與所愛男人維繫的假友誼,最後只會換來「新娘不是我」的悲慘命運。

男人不等你,未必是因為他有心傷害你,而是他貪新鮮兼愛捕獵的本能告訴他不能再等。你以為他會明白你的苦心,你質疑他為何要告訴你和另外一些女孩的浪漫點滴,你認定他要傷害你的心。其實,答案是你想得太多。當你告訴男人想和他保持親密好友的曖昧關係時,他在猶疑十分鐘後,便會欣然 (其實是根本不懂背後意義) 地接受你的建議,甚至結婚時會把新娘介紹給你認識,因為他真心相信你和他一樣可以真的把你倆的曖昧視為友誼,甚至不介意在婚後和你繼續糾纏。當男人告訴你叫你等他的時候,要小心這是否暗示叫你棄權,是一種婉轉的分手提議。但當男人 ready,而你反過來叫他等,那就實屬不智。愛情需要冒險,但如果把那種冒險放在等待上,那就實在捉錯用神,十居其九悲劇收場。既然有勇氣去等,為何不把那份勇氣拿來愛一場,結果就算天意弄人,也總算曾經快樂,總比那種等待中的自虐更有意義。

撰文:PS

Wednesday, January 03, 2007

遇上100%沒趣男人


新任007 Daniel Craig 溫柔細心,當男友還是老公較適合﹖

聖誕臨近,當好姊妹們日日放工到銅鑼灣在人潮中跌蕩,不知自己為何要與眾人齊齊迫,只知好好醜醜也要買些禮物應節之時。

非常懂得享受生活的老友 S 已經成竹在胸,施施然拿出購物清單,姨媽姑姐弟妹好友,PSP、iPod、床單、補品以至無聊相架都買齊時,我卻硬是覺得不對勁,因為她的購物清單裡沒有男朋友的份兒。當我還是滿臉問號之時,S 不慌不忙地告訴我,她和男朋友從來不送聖誕禮物給對方,甚至連生日禮物也沒有。大時大節,會做的就是吃一頓較體面的飯,that’s all。 注意,S 是以《穿 Prada 的惡魔》裡梅麗史翠普的口吻說出 “that’s all” 兩字,那種氣定神閒,確實令我們一眾自認有情趣的老友百思不得其解。

「我們很實際的,他只是在追求我初期送了個錢包給我,之後已經沒禮物了。或者是他太實際,令我也變得實際,也不太介意他不送禮物了,對我好才是最重要,不是嗎?」這些道理當然是人所共知,但我質疑的,是女人本來就有被寵愛的渴求,而像我們這種介乎年青貌美與人老珠黃中段拉鋸的前期準中女,寵愛當然不是無聊的甜蜜或膚淺的浪漫,而是可以驗證的愛意,可以算計的心思,說穿了就是禮物。浪漫是用物質和金錢堆砌的,只要你是準中女你便會明白。我們不厭其煩追看徐子淇的世紀豪華婚禮,無非就是讓自己奢侈一下,發三分鐘白日夢,幻想自己嫁入豪門會有多幸福,再花三十分鐘來妒忌為何徐小姐能如此幸運。

有錢,的確是準中女衡量對象時其中一項必然條件,但當我們遇到有錢又浪漫的男人時,我們會懷疑自己為何當選,當照完鏡發現自己連選亞姐也還未夠資格時,就更認定是自己自作多情,因為現實不會如此完美,那些男人只會在亦舒小說中出現。像 S這樣,男友有錢,但一點也不浪漫,甚至可以用悶來形容時,S卻反而覺得安全,因為男友有錢的潛台詞就是她結婚後就算不工作也不會死,生活即時多了保障,而 S的男友正是那種以熱愛工作為名,實質悶蛋非常的男人。在銀行當高層月入十八萬,仍與父母同住,每日迫地鐵返工,看報紙只看《信報》財經版,吃午飯只會吃外賣叉燒飯,星期六花大半日睡覺,星期日出來拍拖也是到茶餐廳,偶爾到高級餐廳吃飯也先將餐牌前後左右徹底查驗,比較同類餐廳同款菜式售價,只差未寫成市場報告才肯點菜。

男人這種機關算盡的性格,跟S差天共地,只是 S願意相信,這種男人雖然沒情趣,但沒情趣才有機會是好男人,至少他不亂花錢,他日結婚後生活也有保障。為了這個遠大目標,S說服自己遷就他,旅行次次去台北也無所謂,總之就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才會「錢」途無限。當S這種自我犧牲的生活過了兩年,她也習以為常,我們也不再質疑之時,她卻在聖誕最後 shopping 衝刺那天,和我們看了一部改寫了她愛情史的電影---《我愛巴黎》。當S看到其中一部短片中的一對準夫婦尋找巴黎王爾德墓地,準新娘驚覺未婚夫不幽默沒情趣,不想一生跟著一個既功利又乏味的男人,決定收回結婚決定時,S的面上無聲無色地流下了兩行眼淚。S突然發現,今年最好的聖誕禮物,其實是放下無了期的等待,找一個懂得寵她的男人。現實?生活保障?算了吧。青春有限,不容在每晚同一間茶餐廳同一碟飯中浪費。